你現在的位置:農機通首頁>>農機博客>>紅興隆北雁現代化農機>>北大荒志>>
第五章 | 種植業(yè) |
第二節(jié) 耕作體系 | |
從建場到70年代,墾區(qū)的熟地土壤耕作,基本上是平翻法,以伏、秋翻為主。連年伏秋耕翻,農時緊適耕期短,打亂了耕層,破壞了土壤,導致水蝕、風蝕嚴重。同時,由于農具型號復雜,作業(yè)次數多,工效低、消耗大、成本高。1954年,趙光農場開展“馬爾采夫耕作法”試驗。1952年,九三榮軍農場由于頭年伏澇秋澇的影響,耕地基本未翻,春播形勢嚴峻。為搶播期,部分耕地原茬耙后即播,有的不耙也播。麥收時看莊稼長勢,發(fā)現原茬播種的并不比翻耕的差,受此啟發(fā),技術人員著手研究和試驗“耙茬耕作法”。該場科研所的謝民澤參加這次試驗,“耙茬耕作法”初獲成效。曙光農場在1956年遇上秋澇,秋翻地面積少。1957年春,為爭農時,采用了大豆地耙茬種麥的方法。據黑龍江省農科院土壤耕作組當年在該場五隊調查,耙茬比秋翻提高產量11.5%,早熟2天,千粒重增加2.23克。此后,該場每年有30%左右的大豆地耙茬種麥,效果較好,由此向“少耕法”邁出了第一步。60年代后期,基本耕作形式由連年平翻改為“兩翻一耙”,即:小麥伏翻種玉米,玉米秋翻種大豆,大豆耙茬種小麥。 60年代中期,墾區(qū)對連年耕翻的后果有了較深的認識,同時,國產機械大量裝備墾區(qū),機械化綜合滅草,特別是化學藥劑滅草技術的應用,以及大豆的機械收獲,使豆茬地耙茬技術進入生產技術體系。雜糧、玉米等中耕作物的播種面積增加,原垅播種技術逐步完善,以 后又推廣精量點播技術,在條件較好、生產水平較高的生產隊,實現了小麥—雜糧—大豆三區(qū)輪作。同時,還吸收了黑龍江農村傳統(tǒng)的農業(yè)生產中壟作的精華,使大豆耙茬種小麥、大豆隨播隨起垅和平播后起壟等措施逐步推廣,從而進入平作和垅作相結合的耕作階段。 70年代初期,墾區(qū)技術人員和生產單位相繼研究耕作改革。曙光農場1972年遇秋澇,導致1973年春澇,被迫用桿齒松土耙茬種大豆,大豆耙茬種小麥。實踐證明,松土耙茬種大豆,克服了逐年耕翻造成的土質板結、活土層薄、抗災能力差等因素。由此發(fā)展為:以深松為核心的“一翻兩耙”耕作制。即“小麥淺翻深松種玉米;玉米深松耙茬種大豆;大豆淺松耙茬種小麥”,形成了完整的“少耕法”。這是抗旱保苗,早熟增產的有效措施。1973年、1974年先后在克山、查哈陽農場召開耕作會議上得到全面推廣,以后,各管理局又分別在寶泉嶺、八五○、曙光、趙光、查哈陽、克山、八五七等農場進行了大面積的試驗,效果都比較明顯。寶泉嶺管理局董振達等人,經過多年試驗,進行以深松改土為核心的耕作制度研究,在耙茬基礎上。也加入了深松、淺松環(huán)節(jié),打破了犁底層,加深了耕作層,使土壤層達到深淺交替,進一步協(xié)調了水、肥、氣、熱四性。據1976年6月,寶泉嶺農場二十五連科研班在墾區(qū)農牧業(yè)生產現場會議上發(fā)表《關于深耕深松的試驗調查報告》中說:耕層土壤容重測定,1976年比1974年降低0.1/克立方厘米左右。尤其是白漿層(20—30厘米厚),1974年平均容重1.4—1.5克/立方厘米,1976年為1.15—1.3克/立方厘米,降低16%,初步改變了 白漿土“前期發(fā)芽慢,后期趕不上”的現象。試驗證明,深耕深松具有活土集中,耕層深厚,土層不亂,虛實并存,保墑蓄水,效率高,成本低,農具簡化等優(yōu)點。經過測定,平翻深松的增產效果:小麥增產25.8%,大豆增產5.7%,玉米增產8.8—23.2%,甜菜增產37.2—110%。 1976年9月,農場總局發(fā)出了《關于認真搞好耕作改制的指示》,明確要求全墾區(qū)逐步改變傳統(tǒng)的耕作制度?!傲幵?980年前,把以深耕深松為基礎的隔年耕翻,壟平結合的耕作制度建立起來”?!鞍迅髦婆c輪作制、施肥制結合起來?!碑斈辏@一指示就得到了積極貫徹,全墾區(qū)深松面積達735萬畝,占總耕地面積的28.6%。以后,總局農機處又試驗了耕作改制的節(jié)能效果,證明壟作比連年耕翻作業(yè)次數減少2次,每自然畝耗油量降低34.6%,作業(yè)費用降低27%,進一步肯定了耕作改制的意義。 但是,耙茬技術在秋澇情況下則難以進行。如1972年,秋澇嚴重,機車下不了地,無法耙茬,導致1973年播不上種,產量大幅度下降。而1974年秋收時降水很少,耕作條件好,翻、松、耙茬都比較順利,為1975年的收成打下了較好的基礎。 進入80年代,墾區(qū)組織了對耕作制度的全面調查,并通過國內外的技術交流,引進了先進的農機具和與之相適應的耕作技術。在進一步總結墾區(qū)30多年農業(yè)生產中耕作制度逐步發(fā)展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,明確提出了今后耕作改制的基本原則是:以深耕深松為基礎,輪作為前提,增肥地力為核心,少耕為方向。根據這一原則,各個管理局和農場,都結合本身的自然條件、技術力量以及實踐經驗,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耕作體系。1984年農墾部在克山農場召開“少耕節(jié)能”現場會,在總結豐產經驗時,稱克山有兩個“寶庫”:綠色寶庫(造林)和耕作寶庫(少耕)。 在輪作制方面,農場創(chuàng)建之初,只是按農時季節(jié)和自然氣候情況,能種什么就種什么,局部面積調換茬口。如西部以小麥為主,東部則麥豆兼顧,西南部以中耕作物為主,水田農場以水稻為主。1959年東部地區(qū)“以大豆為綱”,釀成“連茬草荒”的嚴重減產局面。1964年東北農墾總局生產隊長會議冬訓班上曙光農場根據多年調查資料,介紹:大豆重一茬減產15%,重二茬減產20%以上,迎茬同樣減產。大豆重迎茬的雜草要比正茬多2—3倍,病粒率增加4—12%,蟲粒率增加3—35%。 經過冬訓學習,總結實踐經驗,各生產隊根據地號分布情況,有的實行近地號的麥、麥、玉、豆與遠地號的麥、麥、豆相結合的輪作方式;有的實行麥—玉—豆—雜糧的四區(qū)輪作;有的實行麥—玉—豆三區(qū)輪作;水田農場則搞水旱輪作,或稻—稻—休的輪作。新建生產隊和未定型隊則采取麥不連三、玉米不連二、大豆不重不迎的單一地號輪作。但,由于春澇影響,輪作制常被打亂,小麥完不成,只好多種大豆,該種大豆的地號經常讓給小麥,形成高崗地與低洼地的連年重茬。 70年代,“以糧為綱”,出現一批實行麥—玉—豆三區(qū)輪作的“三三制”連隊。 1976年9月,農場總局發(fā)出《關于認真搞好耕作制改革的指示》,強調“耕作制必須和輪作制、施肥制結合起來,組成一個有機整體”,做到“三制”配套。曙光農場“三制”配套較好,大體穩(wěn)定在小麥(含草木蓿)35%,玉米(含雜糧)35%,大豆30%。 1979年,國家調整糧食統(tǒng)購價,小麥提價幅度較大(21%)。1980年起,大豆又在原統(tǒng)購價基礎上加價50%,不另計超交加價獎。這樣,種玉米、雜糧畝成本高,效益較低,種植面積逐年減少。 1985年大豆比例上升的原因,主要是春澇。水稻面積回升的原因是東部地區(qū)把十年九不收的低洼地,積極引水改種水稻。 80年代,寶泉嶺管理局所屬農場,根據“耕作制與輪作制、施肥制相結合”的原則,主要推行翻、松、耙、攪卡體系,經歷2至3個輪作周期。這種以“麥—玉—豆”和“麥—麥—豆”兩種輪作方式,與耕作、施肥、植物保護的配套模式如下:(見附圖)(見附圖) 克山農場農業(yè)技師周萬榮針對農場“十年九春旱”的特點,提出了“改連年耕翻為隔年耕翻,實行耙茬播麥,深淺交替,翻耙結合”的耕作改制措施,為逐步實行“麥、豆、麥、雜”四區(qū)輪作制做出了貢獻,糧豆畝產提高67%,他還提出少耕免耕法,實行攪麥茬種玉米,以及機械綜合滅草措施。 總之,墾區(qū)耕作制和輪作制的推行,雖具有一定的模式,探索了一些規(guī)律。但受自然因素的制約,價值規(guī)律的牽動,加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尚未完全配套,因而時受干擾,尚待進一步完善。 | |
2007-4-11 10:49:34 |
發(fā)表于 @ 2008年06月29日 15:07:00 |點擊數()